Chinese
English
3D二氧化碳激光系列
3D光纤激光雕刻系列
光纤激光打标机系列
半导体侧泵激光打标机系列
半导体端泵激光打标机系列
二氧化碳激光打标机系列
激光内雕机(绿光)系列
激光打点机系列
连续式激光清洗(除锈)机
脉冲式激光清洗(除锈)机
精密光纤激光切割机
管材专用激光切割机
交换平台光纤激光切割机
全包围光纤激光切割机
三维光纤激光切割机
手持式连续光纤激光焊接机
手持式光纤传输激光焊接机
激光点焊机系列
光纤传输激光焊接机系列
激光模具焊接机系列
振镜扫描激光焊接机系列
多功能激光焊接机系列
台式气动打标机系列
柜式气动打标机系列
便携式气动打标机系列
气动单片机系列
卧式旋转气动打标机系列
一拖二式气动打标机系列
专用气动打标机系列
摇臂悬挂气动打标机
电动标牌压印机系列
全自动标牌压印机系列
标牌焊接机系列
充电式标牌焊接机系列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聚焦媒体
专题报道
视频专区
展会信息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报道
修改时间:2015-05-05 浏览次数:678次
称为中国光谷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每天都在演绎着创新创业的故事。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七成聚集在光谷。打造享誉世界的“光谷”,是光谷人的梦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立以来,光谷经济规模连续保持30%的快速增长,企业总收入连续跨越4000亿元、5000亿元,并在光通信、激光、数控机床等领域诞生了一大批国内外领先的创新成果。
5000名博士聚集光谷企业
任何创新都离不开观念的创新、思想的创新,核心是“人”的创新。
武汉姑娘、汇丰银行北美分行副总裁杨柳为了考察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创业环境,住招待所一个半月考察,区人才办李新亮负责接待,带她跑企业看园区,最终打动了杨柳,杨柳也顺利入选“3551光谷人才计划”。
去年8月,借鉴美国“硅谷”创新发展模式,武汉出台了《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若干意见》,“黄金十条”全面提升光谷人才、资本和产业聚集的能力。今年7月1日,实施导则出台,被誉为“新黄金十条”。
近4年来,武汉东湖高新区累计投入专项资金7.64亿元,围绕特色产业,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4500多名、人才团队1500多个,173名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5000多名博士在企业创新创业。最近4年在光谷企业工作的博士增加量超过前20年总和的1.5倍。
人才来了,项目和资本自然牵手光谷。第二批“千人计划”入选者闫大鹏博士创办的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公司,研发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光纤激光器,打破了国外少数厂商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和价格垄断,迫使国外同类进口产品价格下降50%,占领国内30%的市场。第七批“千人计划”入选者杨代常博士创办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与武汉大学生科院、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共同承担国家项目9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3项,有3类产品成功进入市场。
作为资本特区的光谷,目前集聚21家银行分支机构,12家科技支行,成为全国高新区科技支行最集中的区域。集聚股权投资机构200多家,汇聚200多亿股权投资资本,是中部风险投资最活跃的区域。集聚上市公司3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1家,资本市场累计融资超过500亿元,是全国高新区上市公司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创新成果催生“光谷贡献”
光谷2.37万家企业,80%都是利用本地创新成果转化的企业。
今年7月,科技部发布《关于认定第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的通知》,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此次全国共有10个产业集群入选。利用本地创新科研成果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是光谷对全国的贡献。
去年,光谷新成立9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增3家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区、获批武汉国家激光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科技保险试点进展顺利。
今年6月下旬,东湖高新区正式启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力争在激光加工、光纤材料、生物制药等领域提出国际标准提案,建立“光谷标准”,掌握高新产业发展话语权。
华工激光全球首创全自动化数控激光切管生产线、武汉新芯研制出世界最快45纳米闪存、精伦电子推出全球首款语音操纵智能电视盒、全真光电改写我国显示产业“缺芯少屏”历史、经纬视通研制出国内首个360度全景摄像机。这些只是在创新成果上“光谷贡献”的一小部分。
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工委书记胡立山介绍说,“光谷是创新的理想之地”,在2012年,光谷申请专利7198件,平均每天20件,其中发明专利3253件,平均每天10件;注册企业已达2万多家,每年以注册企业2000家以上的速度增长,今年一季度新注册企业800多家,平均每天注册企业9家。
产业发展扩大“光谷效应”
人才与创新激励机制,使光谷新兴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长飞光纤是全球第一大光纤光缆生产企业,光谷激光、华工激光、楚天激光是我国激光领域的领军企业,迪源光电是我国规模最大的LED大功率芯片生产企业。
在产品产业化方面,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一,光纤光缆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5%,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5%;光电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2%;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
在产业发展方面,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由百亿元跃上千亿元台阶。随着武汉富士康等企业的入驻,消费类电子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随着武汉天马、全真光电等企业的崛起,光电显示产业异军突起。随着武汉新芯与中芯国际的合作共建,集成电路产业蓄势待发。地球空间信息、半导体照明、新一代移动通信、智慧城市与物联网等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去年,光谷引进10个“世界500强”,随着光谷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面也在逐步扩大。胡立山这样描绘光谷发展目标:在光电子、生物、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等领域形成若干个拥有技术主导权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到2020年,东湖示范区将实现企业总收入3万亿元;建成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享誉世界的“光谷”。
烽火科技:开创中国光通信时代
一根头发丝般粗细的光纤,可以同时承载9亿人通话。实现这一中国梦想的是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烽火科技集团。
1970年,全球第一根光纤诞生,人类信息沟通进入光速时代。6年后,中国第一根光纤在烽火科技的前身——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诞生;再过6年,烽火科技开通中国第一个光纤通信工程,中国从此走进数字通信时代。
从那时起,烽火科技就一直致力于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并伴随中国通信事业一起成长,在民族通信产业发展历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作为我国最早开展光通信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武汉邮科院是国内惟一集光通信三大战略技术:光通信系统、光纤光缆、光电器件于一体的科研实体,经国家批准为:“国家光纤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光电子工艺研究中心”(武汉分部)、“国家高新技术研究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先后承担了国家自“六五”计划以来的重点攻关项目和国家“863”项目中绝大部分光通信领域的重点科技攻关任务,取得500多项重大成果,其中144项为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并且,武汉邮科院还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在全国各地开通数万个光通信工程,产业规模、产品覆盖光纤通信技术、以IP为代表的未来公用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三大产业方向。
武汉邮科院由原事业科研单位转制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烽火科技集团之后,烽火科技更是步入了现代企业发展的快车道,成为我国突破核心技术、领跑光纤通信、拥有完全自主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企业。
去年10月,企业开始实施的光纤预制棒扩产计划进展顺利,今年7月份产能已开始释放,2013年末最大产能可达到2000万芯公里,实现从光棒到光纤再到光缆的供应平衡。 (郑 武)
文化是创新的源泉
郑明桥
区域的文化孕育和丰富了区域品牌的内涵。在光谷采访,记者时刻被独特的光谷文化所感染。
武汉市市长唐良智说,武汉东湖高新区有个别名叫“光谷”,“光”是指内容,指产业;“谷”是指环境,指改革创新的体制机制。光谷,在“谷”而不在“光”。我们重视“光”,但我们更重视“谷”,我们需要建立一种体制机制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还需要有一种宽容失败的精神。
唐良智市长这里所说的良好文化氛围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就是独特的光谷文化。硅谷的成功得益于其“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而“武汉·中国光谷”的崛起则同与时俱进的荆楚文化息息相关。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光谷秉承了荆楚文化的精髓,以“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孕育了“敢于冒险、崇尚成功、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光谷品牌文化。
独具特色的光谷文化融合了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洋溢科学精神的院所文化、高效进取的企业文化、积淀深厚的楚人历史文化、理念先进的外来文化、现代气息浓郁的社区文化以及以创新创业为总目标的制度文化。这些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以创新创业为灵魂,以价值实现为动力,以鼓励冒险、宽容失败、诚信大气、创新有为为特点的蓬勃向上的光谷文化,汇同光谷的经济一起成为一种新的竞争力。
中国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正是沿着营造创新创意氛围和体制机制的道路,奋力前行。经济日报 记者 郑明桥 通讯员 杨 烁
地址:武汉东湖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58号光谷总部国际工业园
总机:86-27-87207888(50线) 分机:86-27-87207888 转 8188/8288
营销中心:86-27-83566512 83566502 83566517 13907157835
网站导航 | 免责声明 | 中国?光谷?武汉中光谷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150031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3555号 a>